簡介:
- 川崎氏症是一種全身發炎性的疾病,又稱為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特徵為發燒及多系統混亂,最具潛在危險的是血管炎病變。好發五歲以下兒童,目前病因不明。
- 川崎氏症臨床表徵,可依侵犯全身各器官及系統,造成不同症狀,診斷標準除發燒外,還需合併有下列症狀任4項即可確診:
- 超過5天之持續39℃以上高燒。
- 兩側眼結膜充血,類似結膜炎,通常不會引起過多的分泌物。
- 四肢肢端變化,手腳均會發生紅腫、疼痛。
- 各種型態的皮膚紅斑。
- 嘴唇及口腔黏膜出現泛紅、裂隙甚至出血,舌頭表面呈草莓樣舌。
- 頸部淋巴腺腫大。
- 合併症:在嬰兒期造成嚴重且明顯的臨床症狀,這症狀約兩週至一個月逐漸消失,但約10~20%的病童,引起冠狀動脈病變後遺症,發生冠心症,引起心肌缺氧、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症狀,甚至猝死。
住院期間照護注意事項:
- 小兒發燒照護注意事項:
- 當體溫高於腋溫>37.5℃或肛溫、額溫、顳溫>38℃時,稱為發燒。
- 發生寒顫時,應給予保暖或調高室溫,暫勿使用冰(水)枕。
- 發燒且四肢溫熱時,可給予溫水拭浴或擦澡(水溫26–32度)。
- 流汗時,應減少衣服、被蓋,並將汗液擦乾,且多喝開水。
- 依醫囑體溫達38.5℃以上,開始服用退燒藥物,每次服用需間隔四至六小時,若病童有熱痙攣病史,宜提早使用口服退燒藥或塞劑,避免因高燒引起抽痙。
- 服用退燒藥約30分鐘後才會開始發揮藥效,請每30-60分鐘測量體溫,直到恢復正常。
- 靜脈注射及輸液幫浦使用注意事項:
- 隨時觀察注射部位肢體之末梢循環(正常是溫暖呈粉紅色),並保持注射部位乾燥。
- 靜脈注射期間病童勿站立於床上或高處,避免血液回流阻塞,若管路內血液有回流情況,請先將注射部位放低。
- 移除靜脈注射後,應以棉球加壓1-3分鐘,直到無出血情形,才可將棉球移除。
- 不可自行調整點滴速率或輸液幫浦之按鈕。
- 輸液幫浦請持續蓄電,外出回病房後,請插電。
- 發現注射部位疼痛、發紅、腫脹、潮濕情形,靜脈注射移除之針孔或周圍皮膚有發紅腫痛,或輸液幫浦警報聲響時或病童需更衣及沐浴後請立即通知護理人員處理。
- 口腔潰瘍照護注意事項:
- 隨時觀察口腔黏膜變化。
- 進食後、睡前,以軟毛牙刷或以前端包紗布之壓舌板,沾生理食鹽水或煮沸後的水,執行口腔清潔,有助於肉芽組織的生成,改善牙齦炎及口臭。
- 以漱口杯漱口或喝水避免使用吸管吸吮而增加口腔疼痛。
- 提供冰涼飲食,如冰淇淋、涼牛奶、優酪乳、涼水、布丁或果凍等,對粘膜會有局部麻痺作用,以利吞食。
- 嘴唇乾燥可給予護唇膏或凡士林擦拭,保持溼潤。
- 採少量多餐,勿強迫進食。
- 若病童不斷流口水,可用濕紙巾輕輕擦拭,勿用力,並於接觸病童前後勤洗手。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 預防心血管的傷害,如胸痛、呼吸困難、異常呼吸音。
- 維持皮膚的完整性,當出現紅斑或皮疹時,應避免進一步的感染。
- 發燒監測,注意體液攝取及衣物、被蓋調整。
- 維持適當營養與體液的供應,預防脫水。
- 口腔黏膜改變會有疼痛和食慾減退的現象,可給予口腔護理。
- 減低焦慮和害怕,應定期追蹤病童健康狀態,定期回診評估心血管之病變防範。
藥物使用注意事項:
- 依照醫師指示服用阿斯匹林(Aspirin),以抗發炎及抗凝血。
- 長期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應定期追蹤,預防其他合併症發生。
如有下列情況,立即就醫:
- 服用阿斯匹林(Aspirin)期間,應避免感染水痘及流行性感冒,如有應立即停止服用Aspirin並盡快就醫。
- 發生合併症:嘔吐、臉色蒼白、呼吸急促、躁動、抽搐、意識變差等。